第0543章 择士-《在莽新造反的日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但对王莽的意义却很大。
    一旦王莽这么做了,那他就真的被钉到耻辱柱上了。
    鱼禾淡然笑道:“王莽肯定不会同意。但王寻、王邑、王匡等人会让他同意的。”
    冯英愣在了座位上许久,长长的叹了一口气,没有再言语。
    生而为人,总有诸多无奈,不是事事都可以随心所欲的。
    纵然是天子,也有被迫妥协的时候。
    “我猜测王莽应该会给我们许诸多好处,其中必然有对我们十分有利的。你们帮我好好想想,如何能拿了王莽的好处,还不帮王莽做事。
    我近些日子要考校各地官员举荐的学子,无暇思量此事。”
    鱼禾这话有点无耻。
    但冯英等人没觉得有什么,一个个纷纷起身,躬身道:“喏……”
    往后数日。
    鱼禾真就将大部分国事丢给了冯英等人,自己一门心思的为考校学子做准备。
    各地官员举荐的学子,以及军中将校们举荐的学子,有擅文的,也有擅武的。
    所以鱼禾私底下将学子们分了个文科和武科。
    文科的学子在金陵城内新建的弘文馆内参加考校。
    武科的学子在金陵城外的白马校场参加考校。
    文科一共考校三日,分别是二月初二、初三、初四。
    武科考六日,分别是二月初五到二月初十。
    新汉两朝的学子们,不同于宋、明、清时期的学子,擅文的手无缚鸡之力,擅武的心中没有多少笔墨。
    新汉两朝的学子们,擅文的亦通武艺,一些人的武艺还不俗;擅武的亦通文墨,写出的文章不一定会输给擅长文墨的学子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学子们所擅长的学问,也是五花八门。
    有精通儒学的,有精通法学的,有精通玄学的、有精通农学的等等。
    鱼禾不可能像是明清朝一样,撇一些八股文章让他们去考。
    那样的话,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和极大的抹杀。
    鱼禾除了在算学、骑射、礼仪、吏治文章方面用了统一的考题外,还特地依照学子们擅长的不同的学问,出了不同的题目。
    鱼禾随后会依照他们的成绩,依照他们的所学,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职位上。
    如此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学子们的所长。
    也能让诸多学问能够延续下去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二月二,龙抬头,天朗气清,是一个择士的好日子。
    鱼禾一大早就赶到了弘文馆。
    弘文馆门口早就聚满了各地的学子。
    密密麻麻的一大堆人。
    鱼禾一直觉得,江水以南文风不昌,没有多少人才。
    自己即便是取士,也是小猫三两只。
    可真当他打开了取士的道路以后,才发现。
    江水以南是文风不昌,人才也不多。
    但各地七拼八凑的凑一凑,居然也凑出了两千多人。
    其中不乏学问高深之人,甚至还有胡须花白之人。
    “殿下到!”
    第(2/3)页